寺院动态

当前位置:首页 > 寺院动态

能虚法师2016观音菩萨成道日开示(2016.7.22)

安丘法兴寺2021-05-15


今天是观世音菩萨的成道日,刚好昨天我们四大菩萨佛像完成贴金。在如此殊胜的日子呢,我们来参加观世音菩萨成道纪念日法会,来诵经、来拜佛、来供灯,这是一件非常稀有难得的事情。那么我们刚才也诵的《普门品》。《普门品》里讲人世间有七难,有水难、火难、有风难……

祖师大德从各个角度来讲这个七难,我觉得都是对的。用我们现在世间的角度来看,现在南方到处发洪水,连北方都发洪水啦,而且还有人罹难啦,在武汉好像情况更为严重。那么我们世间的种种这些风难、雨难,这些灾难呢,在某种角度来说呢,都是我们共业所感,是不是?

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我们看到这种灾难场面,我们会怎样?我们学佛人的第一个念头会怎么生起?你们会怎么想?我们不希望他那里的人有生命危险,是不是?那么我们这个怜悯心就会生起来,其实这些灾难的面前呢,我们很多时候是共业,是什么造成的共业呢?我们大量地破坏环境,大量地破坏水资源,小时候能看到水很清澈,拿来就可以喝的,现在这种情况很少很少啦。那么我们学佛的人,你们回家在日常生活中,当你用水的时候,有没有心里想到不能浪费水,有没有?如果有这个心,起码我们有一点点的善心,起码共业里面还有别业。这个地方发大水来,有的人死亡,有的人没有死亡,这里面有共业也有别业。那么共业是,整个这个地方受灾啦,别业呢是,有的人情况会比较严重,有的人不严重,这个业是我们要共同承担的。

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,我们都要去承担这一份业。所以减少共业,我们尽量少破坏环境,少扔垃圾。台湾的佛教徒,乃至台湾人,非常好,他们一个家庭坐车出去旅游,会带一个垃圾袋,把所有的垃圾都回收回来,不到处乱扔。而我们呢到处都是这样的报道:去一个景点旅游,弄得到处是垃圾,是不是?

那么我们从一个角度来看呢,这些水灾,跟我们的行为有关系。其实我们的行为跟我们的心念是有关系的。我们终究到头,七难里面有风难、有雨难,归类过来,无非就是我们人世间啊,不守五戒,产生大量环境的破坏,大量人为因素所感召的,人心啊就是不那么健康。七难里面归类,无非就是三毒,我们佛教里面叫贪嗔痴。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一点,我们在修行上才有一个下手处。那么我们怎么具体地落实到现实生活中,这是我们要去奉行的。


讲三毒我们讲了这些,就是贪嗔痴。贪嗔痴,你要戒除掉,要修戒定慧。“勤修戒定慧,熄灭贪嗔痴”,讲的是这一点。那么《普门品》里面,讲为什么要念观世音菩萨,它有很多灵异的感应的。有专门的书叫《普门品灵异感应录》,就说古时候的人啊,修行,一辈子念《普门品》,他有很多感应,那么这个感应是外来的吗?很多人觉得是外来的,我觉得不管是外来也好,还是自己内心来的也好,它很重要一点是自己去落实啦。

每天念《普门品》,每天这样子熏陶,每天这样子去做啦。这个《普门品》里面叫什么,执持名号。什么叫执持名号啊,就是“心念不空过”,叫执持。你读过《普门品》,后面偈子里有一句,“心念不空过,能灭诸有苦”, 就是执持的意思。执持,就是执持观世音菩萨的功德。

你看我们称赞观世音菩萨,他十二大愿誓弘深。观世音菩萨是发这种十二大愿,来度化众生,那么我们要忆念这个功德。你每天这样去熏陶它,去落实它,这叫修行,这叫执持。“心念不空过,能灭诸有苦。”能灭哪些苦啊,灭我们烦恼之苦,我们有很多烦恼啊。我们学了佛很多时候是没有落实佛法。你只是来这里念念经,回到家,又回到了原来的那个状态里面,没有入心。
很多人说,哎呀,师父,我学了佛就是变成一个完美的人吗?不可能,但是我们学了佛,我们开始往好的方向去发展。那么我们很多人有没有这个意识呢?甚至有时候连意识都没有,事情来了我们还是那样子造作,我们没去落实佛法,所以我们的信仰,没有力量。

 《普门品》里面,你细细地去琢磨它,里面很多很多的道理,但是你可能读过去,只是当一个故事来看待而已,这是错误的,没有理解佛法的深层涵义在里面。

那么我们很多现实生活中,我们不懂得去用佛法来感化自己,是不是?没用佛法来感化自己。我们常常是用佛法来感化别人,是不是?有没有这样子的?很多时候是这样子,你自己没做好就去感化别人。喜欢为人之师,高高在上,这都是我们修行的一个障碍。

我们要常怀一个惭愧之心,因为我们做得不够好,因为我们没有把佛法落实到自己身心上来,做得不够好,你要深知道惭愧,你要时时地忏悔,忏悔什么?因为我们做错了事情,我们要忏悔掉,我们下一次不要再造作,这叫感化自己。

你要用佛法来感化自己,你才能去感动别人。家里也一样,你不能感动别人是会怎么样啊,就会嫌很多很多人不好,觉得你的丈夫不好。觉得只有他变好了我才能好。我们的思想很多都是这样子的,希望别人都好了我才能好,有这个道理吗?你学了佛,很多人是这样的意思。哎呀,你看别人他怎么怎么不好,他哪里哪里做得不好。其实我们没有用佛法来反思自己,我们满别人的愿没有?我们成就别人了没有?没有,很少,不能说没有,很少。

所以学佛法,你没有感化自己你就不能感动别人,特别是你家里人也一样。你就会产生一些恶性循环,你就希望别人想象你的意识状态,你就会挑别人的毛病。挑谁的毛病呢,你就会挑你家人的毛病,你挑师父的毛病。圣严法师有一个弟子,在中国大陆去美国了,然后他看了一个经典里面叫什么,《为人善知识要具备的十种利益》,他用这十种利益每天去考量别人,从来不去反思自己。佛法一定是用在自己身心上的,用来自己修行的,不是来衡量别人的。衡量别人只会自己徒生很多很多烦恼。当你感化了自己之后,你懂了佛法之后,你要去度化别人的时候,你这时候是了解别人的缺点,而起慈悲心去度化他。

我们不具备这个心理状态,所以在家里呢我们会整天埋怨别人,这是一件不善法。念念都在做不善法,没有意识到我们的错误,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,非常非常可怕的缺点。因为你没有意识到,你就会时常地造业,心里发怒,你就会埋怨于口。你的心不对的时候,你就会埋怨,你就要付出行动。你的行动可能用抱怨、用嗔恨,来解决你对这件事情的不满,其实你没找到你的原因在哪里?问题出现在哪里?所以说你就不能感动别人。没有智慧,没有慈悲心,你就度不了你的家人。你觉得家里人太难度化了,常常是这样的,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做好。你得反思你自己,你自己造什么业你自己还不知道?

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业,自己没有善于去觉察它,所以佛教里面让你持戒。持戒是让你戒除一切不善的缘,外缘,不善的外缘。戒,它有防非止恶的作用。然后你要有禅定功夫,有禅定功夫会怎么样啊?你的心非常的寂静,才能发现你的缺点,你的不足,再加以改变,用佛法的方法来改变你自己。

当你能感动别人的时候,你能感化自己也能感动别人,之后会怎样?你就会感谢别人。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,你会感谢别人。真的是这样的,当时你可能不理解,但是过后你就会有这样一个意思,你就会感谢别人。你用这种心你会减少很多烦恼。当你去帮助别人的时候,你是在感谢别人,因为他让你有一个布施的所缘,让你有培福的机会。对方也在感谢你帮助了他。佛教里面叫不求回报的心去做善事,这叫功德,没有烦恼之心。

所以说逆境当中也要感谢,感谢别人,包括我们。当初我们建这个法兴寺的时候,各种各样的言辞都有,别人会很不客气的跟我说,面对面说,法兴寺你是建不起来的。也还有别的人也这样跟我说过。你要相信你自己,你要无私心地去做一件事情。这样的逆缘,恰恰成为你的动力,你要感谢别人激发了你自己,想尽一切办法你会把它做下去。所以说有一次我跟我同学聊天,我们现代人,包括我们自己出家师父,很少具备以前古时候出家人那种意志力,坚韧力,为什么?我们这个环境,比古时候人的环境优越多了,古时候的祖师大德,当时他建一个寺院都怎么建起来呢?他们烧瓦自己烧,石头山上自己打,10年、20年建一个寺院,乃至一辈子建一个寺院。你象他那时候,没有这么多的资金,去建设寺院。有的大寺院可能有大护法,但是有的小寺院没有啊,他一辈子怎么建起来呢?
祖师大德具备了这种毅力,坚韧力。这些毅力、坚韧力来源于哪里?来源于佛法的信仰,来源于佛法的智慧,来引导他的人生,才能去做这一块。

因为在我们的内心世界里,它没有你我他之别,因为世界是完美的,什么都不缺的,叫佛性具足,本来无缺,只是努力去做而已。

这时候呢,你就能真正发自内心的去感谢别人。再下来会怎么样?你就会感恩,感恩什么,感恩三宝。感恩三宝给你带来智慧,感恩三宝、佛法给你带来力量。你会把这种感恩的心分享给别人。

你学佛法,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的话,你会出现很多问题。所以说我们读《普门品》的时候,你要了解它的微妙处,很多经典都是在讲这件事情。很多人读《普贤行愿品》的时候,里面有一句话你要注意一下,“因以众生而起大悲,因以大悲生菩提心,因菩提心而成等正觉”。

这是说,你因为有众生你才有大悲心发起来,没有众生你没有地方可发心,你发不起来,没有个所缘、没有个对象发不起来那个心。所以说呢,譬如旷野砂碛之中,有一棵树王,若根得水,枝叶花果,悉皆繁茂。生死旷野,菩提树王,亦复如是。《普贤行愿品》里面,一切众生而为树根,诸佛菩萨而为花果,以大悲水饶益众生而得诸佛菩萨智慧华果。

也就是说诸佛菩萨都要从众生里面成就了。那么我们来建设寺院,来塑佛像,干嘛的,为众生服务的,为众生服务。你要有这个心,你慢慢地在自他感化的过程中,你才能慢慢地去感动别人。

古时候的人啊,特别是有一些祖师大德,用他的生命,一辈子做一件令别人意想不到的奇迹,因为他持之一辈子在做这一件事情,令别人都能感动。你家里人也一样,如果你能把某一个戒律持好,一辈子,你能感动别人。比如说,什么戒律,给别人欢喜,你如果每天能够在你家人面前都欢喜,打你也好,骂你也好,说你也好,你能欢喜地面对,我觉得总有一天你会感动对方,只是时间的问题。可能有的人会说,在这个过程当中,你是没办法去感受到的,说得非常很轻松,别人骂我,你能微笑?

处在那个过程当中,是非常煎熬的,有时候你可能会度日如年。说别人很简单,但是你自己要修行就要如是。除非你不想修行,不想改变,那么你只有在家里整天的吵闹。这个时代,跟古时候差距太大。如果你想好,就这样子去落实,去修行。如果不想好,你只有不断地去更换,不断地更换,永无止境的时候,只会让你越来越频繁,任何一件事情都会越来越频繁。除非你真正开始改变你自己。就好比婚姻一样,当你离婚一次你会频繁地去离婚,到时候会怎么样?你到时候自己都麻木啦,你自己都不知道你为什么要结婚啦,但这种世间会给你这种无形的,这种东西,你只是就这样过着呗,谁也不理谁,过着呗,你就这样子,你最后自己都麻木啦。你要明白佛法,怎么样去改变你自己,你才能怎么样去改变别人。

你读一本经,一定要从中悟到什么,你受用了什么,这非常重要。包括我们来这里发心建寺院,给佛像贴金,你知道,你为什么去做这一块事情,你要明白。因为你理解了佛法,我出于感恩,我来回馈众生,回报于社会,回报于有情的众生,那么对你也是一种修行,你会心生欢喜。心生欢喜,你每天都心生欢喜的时候非常重要。每天供花供水,你说,师父,为什么要供花呢?你自己问你自己,供花跟没供花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?因为你在修行的过程中,这细节的落实是非常重要的,供花会让你心生欢喜。这每天都要去熏陶你自己,这叫修行,也叫你皈依,就是你时时都在回归。如果不是这样,我觉得你们皈依也没啥意思,只是跟佛结个缘而已。

你要明白,学佛皈依是我们修行的开始。要时时地如危思过,观察自己,观照自己的时候,我们就会开始在慢慢改变的过程中。你就不大太需要外在的物质来取悦你自己,而是你时时都在安祥的愉悦中,此时你的依附能力越来越减少。

就拿家庭来说,我们太过于依赖,依赖别人,依赖别人变的好,你才能好。你想别人变好一点吗,我就能更好一些,你才能高兴。如果你对我好一点,我就能高兴吗!我们太过于期待别人,对我们做的怎么样。所以说有时候我们常常在现实生活中会落空,给你的太少,你感觉你付出的太多啦,所以说你开始怨心就会起来了。

原因到底为什么呢,你有没有问过你自己,现实生活中就是如是。那么你学了佛法,告诉你,你就开始明白你的原因出现在哪里,我们应该怎么去做。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,你不断地熏陶,此时世间所有的事,对你来说没有任何的障碍,一切我都能接受,一切善的都点滴去做,而且会更加努力地去实践,因为你知道你要做什么,这时候你会非常明确地告诉你自己,你不再迷茫。

很多人是迷茫,没有目标,不知为什么,你觉得很无趣。时间久了,很多人时间久了,可能年轻人事会少一些。因为年轻人他还有追求,追求什么,他有娱乐,还闲嫌玩得不够,享受的不够,所以他没时间考虑,但随着你时间的推移,人到四十岁以后,你就开始烦,你觉得生活越来越没劲,这是因为我们的心错误掉了,因为你看待世间的矛盾性越来越多啦,所以我们就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,到时候把自己的心变扭曲啦。

我们今天只是简单的讲一下,有时间大家把这《普门品》一定要多读多看,多听听祖师大德的讲解,从佛法里面悟到,落实到你生活,落实到你的心念上来,时间久了,会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,那么这也就是奇迹。你说的是奇迹,其实不是奇迹,本来就如是,本来就是如是的事情,只是我去做到了。

也没有什么可炫耀的,不会觉得我做的比别人好,这时候你的心非常的平淡,非常的平凡不过而已。因为我努力去做了,没必要向别人去炫耀。所以说学佛法一定要往这上面多寻思,当你去落实的时候,你就会去体悟它。

你去礼佛,为什么会礼佛?礼佛有什么好处?这时候答案只有你自己知道,因为它告诉你为什么而礼,你的受用在哪里,只有你自己知道。每个人每个人可能不大一样,因为你悟到了,你礼的本意就是如是。

所以你来忏悔啊,你来发露啊,这是你礼拜,你想得到心灵的力量。

那么有的人来礼拜出于感恩,我感恩佛法,感恩三宝,给我带来光明,我来礼拜。他的心念是不一样,每个人的层次有所不一样,只有你自己知道,我从佛法里面受用啦,我在礼拜,我不再是迷信啦。

你心里了了清楚,我不再是在做一种交易啦,因为你心对啦,所以说你去供花、供果,供香,你不再是一种交易,不再是一种买卖,你在修行,其实你所得到的比别人更多,一点也不会少,你的功德一点不比别人少,佛经里面有个比喻叫什么,好比供灯,你给别人带去光明,别人在你那里借点一下,你的光一点也不少,只会让你增加更多的光明,你明白这个心,这个时候的心是对的。